新闻中心

1025 听众日直击!跟着体育广播主持人解锁奥运博物馆

10 月 25 日的北京奥运博物馆格外热闹,北京体育广播 1025 听众日活动在此拉开帷幕。数十名听众怀揣着对体育的热爱与对广播的情愫,跟着熟悉的主持人脚步,开启了一场穿越双奥岁月的零距离互动之旅,让 “相约体育广播,共叙双奥情缘” 的主题在沉浸式体验中愈发鲜活。

上午 9 点,鸟巢南侧的博物馆门前已笑语盈盈。听众们陆续签到,接过体育广播定制的纪念徽章,指尖触碰到徽章的瞬间,仿佛完成了与多年陪伴的广播老友的正式赴约。“从 2002 年《雄鸡唱晓》开播就追更,今天终于能和主持人并肩逛展,太激动了!” 听众张先生摩挲着徽章,语气里满是期待。在主持人王异、雪怡的带领下,这场融合记忆与互动的文化之旅正式启程。

MK,mk恩波利官网,mksport体育,MK体育官网入口

一踏入展馆,“百年奥运长廊” 便铺展开历史长卷。从 1896 年雅典首届奥运会的黑白影像,到北京 2008 年夏奥会的璀璨烟火,再到 2022 年冬奥会的晶莹雪韵,主持人雪怡边走边讲:“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,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深度交融。” 在双奥火炬展台前,2008 年的 “祥云” 火炬与 2022 年的 “飞扬” 火炬静静伫立,金属表面的纹路在灯光下流转,听众们纷纷驻足拍照,主持人王异适时补充:“这两把火炬不仅是设计的巅峰,更藏着中国人的奥运梦想。” 不远处的展柜里,何可欣的体操服仍带着赛场的温度,张琳的鲨鱼皮泳衣凝结着当年的突破瞬间,主持人轻点展柜:“这些实物都是时光的见证者,藏着运动员的汗水与荣光。”

科技赋能让奥运记忆变得可感可触。在冬奥盛会展区,多媒体沙盘通过光影技术还原了场馆建设的艰辛历程,主持人与听众们围站观看,当看到 “雪如意” 场馆在沙盘上缓缓亮起时,人群中响起轻声赞叹。B1 层的 3D 裸眼影院恰好开始放映,7 分钟的短片浓缩了从夏奥到冬奥的变迁,光影流转间,听众们仿佛亲历了两次奥运盛会的高光时刻。“刚才画面里的开幕式场景,和当年听广播直播时的记忆完全重合了!” 贾女士看完短片,转头与身边的主持人分享感受,这位刚参加过 “体育广播新疆之旅” 的老听众,早已把这里当成了 “家里人的聚会”。

1025 听众日直击!跟着体育广播主持人解锁奥运博物馆

互动体验区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,主持人与听众们瞬间切换到 “运动模式”。高山滑雪模拟机前,听众们轮流站上踏板,随着屏幕里的赛道起伏调整身姿,主持人在一旁打趣:“看这姿势,说不定能发掘出隐藏的滑雪高手!” 乒乓球体感游戏前笑声不断,没有球拍却能通过手势完成攻防,小朋友们踮着脚尖挥舞手臂,大朋友们则找回了儿时打球的快乐。最受欢迎的当属 “步步生花” 通道,听众们踩着地面绽放的虚拟雪花前行,主持人也加入其中,脚下的雪花随步伐层层叠叠,成了展馆里最灵动的风景。此外,模拟火车驾驶室里传来阵阵欢呼,投壶、踢毽子等传统体育游戏区也围满了体验者,不同年龄段的听众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。

午后的互动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。主持人与听众围坐一堂,从节目改版聊到奥运记忆,从徒步活动谈到旅行趣事。北京体育广播中心主任焦钰晖的分享道出了活动初心:“我们因奥运而生,与听众为伴二十余年,这场活动就是想把电波里的情谊,变成面对面的温暖。” 知识问答环节中,关于双奥场馆、火炬设计的问题难不倒资深听众,答对的幸运儿捧着奥运文创礼物笑开了花。活动尾声,每个人都收到了体育广播准备的贴心礼品,沉甸甸的不仅是实物,更是广播与听众之间难以割舍的羁绊。

夕阳西下,听众们在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,背景里的鸟巢与展馆交相辉映。这场听众日活动,让奥运遗产不再是陈列的展品,而是可触摸、可参与、可共鸣的生活体验;让电波中的声音不再遥远,而是并肩同行的伙伴。正如一位听众在留言本上所写:“跟着主持人逛的不仅是博物馆,更是我们共同的体育青春。” 北京体育广播 1025 的这份双向奔赴,终将在双奥之城的记忆里,续写更多温暖篇章。

发表评论